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你有奶水不足的困扰么_奶水不足的十大原因_解决奶水不足有妙招

导读:
当你下定决心要为孩子哺喂母奶时,经常会遭受他人的质疑:“你的奶水够吗?”这真是一件非常令人扫兴甚至沮丧的事情。然而就是有许多新手妈妈们因为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

当你下定决心要为孩子哺喂母奶时,经常会遭受他人的质疑:“你的奶水够吗?”这真是一件非常令人扫兴甚至沮丧的事情。然而就是有许多新手妈妈们因为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便加重了产后忧郁的情况,甚至怀疑自己哺喂母奶的能力。那么,哺乳期奶水不足怎么办呢?哺乳期吃什么奶水会多?有哪些下奶的食谱推荐?想要了解相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奶水不足的十大原因】

  1、母亲喂奶次数过少: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乳汁不足。

  2、喂养不当: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妈妈因为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3、婴儿吸吮时间不够:每24小时哺乳的次数及吸吮的时间不够,使婴儿在两侧乳房的吸吮时间达到5-10分钟。如果在吃奶时睡着了,应该轻拍两颊,把他唤醒。

  4、不适当地加辅食:有的母亲因乳汁分泌少给婴儿喂牛奶和糖水等,吸吮过少造成母乳减少。

  5、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gt;gt;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6、母亲缺乏信心与热情:这时应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告知正确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尽早母婴同室,往往可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7、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会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时乳汁的质量也受影响。

  8、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不良:如面部缺陷等也可干扰母乳的喂养,影响乳汁的分泌,此时可使用挤奶或用吸奶器吸奶喂养。

  9、母亲乳腺发育不良: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手术,乳头凹陷,再次妊娠,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10、有疾病或服用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胎盘残留等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你有奶水不足的困扰么】

  1、婴儿哭闹

  刚出生的婴儿,哭闹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必须藉此来与成人沟通。有时婴儿一哭,妈妈便以为宝宝没有吃饱。事实上婴儿哭闹并非仅因为肚子饿而已,有可能是尿布湿了,身体不舒服,或需要得到关注而已。妈妈不妨先检查一下,以排除这些因素。

  2、婴儿频繁要求吃奶或每一餐都吃很久

  处于口腔期的婴儿通常具有强烈的吸吮欲望,除了宝宝的营养需求之外,哺喂母乳也可满足宝宝吸吮的欲望。因此,若婴儿频繁要求吃奶或每一餐都吃很久,只要其体重增加正常,便表示已经得到足够的奶水。此时妈妈不必太过在意,只要满足宝宝的需求即可。在另一方面,由于母奶较易消化,所以可能很快又饿了,这并不表示妈妈的奶水不足,不过宝宝倒是有可能因此而长得很好。

  3、吸奶时发脾气或拒绝吃奶

  有时宝宝在吸奶时会突然发脾气,甚至会拒绝吃奶。此时,妈妈应该检查宝宝吸奶的姿势是否正确,若姿势错误,妈妈的奶水没有移出,宝宝自然得不到足够的奶水。有时宝宝因为感冒或其它因素等造成鼻塞,也会使吸奶困难,因而拒绝吸奶。稍大的宝宝由于长牙所造成的不适,也会使吸奶时感到不舒服。

  4、乳房没有胀奶的感觉

  有关乳房胀奶的问题可分两阶段来讨论:首先是刚刚生产完的妈妈,由于可能需要二至四日左右才会分泌较多的乳汁,因此在最初并无胀奶的感觉,但这并不表示婴儿得不到足够的奶水。事实上,刚出生的宝宝所需的热量及水份并不太多,只要哺喂方法正确,妈妈们应不必太过担心。此外,有些婴儿一出生就具备良好的吸奶能力,由于母亲的奶水已经移出,自然不太会胀奶。到了第二阶段,当母婴间的授乳供需平衡之后,母亲的乳房也比较不会像最初一、两个月一般有胀奶或是滴奶的现象,有些妈妈便会担心此为奶水减少的现象。事实上这是绝对正常的,请各位妈妈们千万不要因此而庸人自扰。

  5、受到他人的影响

  根据笔者的观察,在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多哺喂母奶失败的例子都是由于受到他人的影响所造成。有时关键人物是在先生、有时是公婆、或是产妇自己的父母,有时是其它的亲朋好友,甚或一些不相干的人,都有可能造成喂奶的失败。这些“亲友团”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自以为好心的建议等,都有可能严重打击产妇的自信心,因而造成喂奶的失败。请各位妈妈们谨记,这些人之所以说出这些话都是出自关心,我们只要表示感谢即可。有关喂奶的事应该在获得充分的正确信息后充满信心的去做,毕竟真正因生理因素不能喂奶的妈妈实在太少了。而各位父亲们更应成为自己太太哺喂母乳最坚强的支柱,因为这是你们两人共同孕育出的小宝宝啊!

【解决奶水不足有妙招】

  1、注意哺乳姿势,避免乳头发炎。

  对于新手妈咪,而为了能够很好的解决其产妇奶水不足,正确的喂奶姿势起到很是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喂奶姿势很是关键的,其实乳头吃破并不是吸吮时间长造成的,其实是因为喂奶的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

  如果发生了乳头破裂并导致发炎,那么宝宝吸奶的时候,最好的还是应该先吸吮健康的一侧乳房,如果一旦喷乳反射出来,那么最好让宝贝吸吮患侧,这样能够充分吸吮,顺利的让乳汁排空,这也有利于炎症的消散。

  2、加强宝贝的吮吸。

  有些妈咪分娩后,很多孕妈咪反而会出现奶胀的情况,而出现这一种情况是因为没有及时让宝贝吸吮干净。等到新一波奶水出来的时候,这就无法正常的排出来。宝贝吃奶后,妈咪血液中的催乳素会成倍增长。

  其实妈咪的奶水越少,反而还需要增加吸奶的次数。一般情况,妈咪应每一天喂宝贝至少8次以上,而每次吸吮乳房的时间不应该超过八个小时。其实这当然还是要根据宝贝需求来喂。宝贝只要饿了就喂,喂得越多,这奶水的分泌就会越来越多。

  3、乳房的清洁与按摩。

  使用干净的毛巾放入温开水中,直接沿着乳头中心往乳晕方向成环形擦拭,两边轮流热敷,每侧15分钟,这样还需要同时配合下面的按摩方式。

  a、环形按摩——双手放在乳房的上、下方,然后环形方向按摩整个乳房。

  b、螺旋形按摩——手托住乳房,另外一手的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头方向轻轻的按摩。

  c、指压式按摩——双手张开放在乳房两边,从乳房向乳头方位挤压。

  4、加强营养,均衡饮食。

  为了能够很好的应对奶水不足的危机,而最为直接的方式还是饮食。直接给孕妈咪补充营养的食物很是关键,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来源于妈咪的体内。而喂养的时候,大家还需要掌握其正确的方法。

  均衡摄取各种营养是很重要的,它们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5大营养元素。而对于哺乳期妈咪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的搭配,特别要注意钙质与铁质的吸收,在哺乳期和妊娠期的视乎尤为关键。

【哺乳期奶水不足吃什么好】

  1、莴笋:莴笋是很好的催奶食物。它分叶用和茎用两种,叶用莴笋又名“生菜”,茎用莴笋则称“莴笋”。莴笋有很好的催奶功效,哺乳期内的妈妈可以用莴笋烧猪蹄,这种食法不仅能够减少油腻,清香可口,而且比单用猪蹄催乳效果更佳。需要注意的是,据分析,莴笋除铁质外,其它所有营养成分均是叶子比茎含量高,因此妈妈在食用莴笋时,最好不要将叶子弃而不食。

  2、豆腐:豆腐也是可以催乳的食物。豆腐能够很好的益气和中,还有着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功效。用豆腐和红糖、酒酿加水煮。有着下奶的功效。

  3、花生:花生可用于脾虚反胃、水肿、妇女白带、贫血及各种出血症及肺燥咳嗽、干咳久咳、产后催乳等病症。

  4、豌豆:豌豆又称青小豆,性味甘平,含磷十分丰富,每百克约含磷400毫克。豌豆有利小便、生津液、解疮毒、止泻痢、通乳之功效。青豌豆煮熟淡食或用豌豆苗捣烂榨汁服用,皆可通乳。

  5、茭白:茭白的口感非常甘美,而且鲜嫩爽口,好吃又营养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将茭白和猪蹄、通草一起煮食用,能够有着催乳的效果。茭白性味甘冷,有解热毒、防烦渴、利二便功效。但也要提醒妈妈,由于茭白性冷,脾胃虚寒的妈妈不要过多食用。另外,茭白含难溶性草酸钙较多,尿路结石患者也应注意不要吃得太多。

【奶水不足的民间偏方】

  1、米酒虾米汤

  虾米(或海米)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锌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肾和通乳功能;米酒能通血脉。每次放虾米100---200克,米酒3--4两,加清水煮汤饮用,每日一次,连服3---4次。

  2、花生煲猪脚

  据《陆川本草》记载,花生煲猪脚可治“乳汁少”。每次用花生150克,猪脚一只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炖烂为止。食时加少许食盐和味精调味。

  3、莴苣子粥

  先将莴苣子10--15克捣碎与甘草3--5克同煎,取汁去渣,加糯米煮粥,每天服3次,连服5天,可使乳汁增加。

  4、鲶鱼煮蛋

  先将鸡蛋7个煮熟去壳,与鲶鱼250克加水500毫升同煮,每日1次,5 日见效。

  5、猪蹄粥

  猪啼1---2个,炖烂取浓汤,再用通草3---5克,漏芦40---45克煎取药汁。用两种汤汁加粳米100在煮粥,煮熟后加入葱白两条稍煮,每日2次,趁热服用。

  6、南瓜子泥

  取生南瓜子30克,去壳取俚仁捣成泥状,加白糖少许,早晚空腹开水冲服。

  7、豆腐米酒汤

  取豆腐4两,红糖1两,加水1碗,煮熟后加入米酒1两 ,温热时服食 。

  8、猪蹄药汤

  1)猪蹄一只加通草25--35克,炖烂服用。

  2)猪蹄一只加薜荔果(爬墙呆或木瓜)4个。炖烂后服用。

  3)猪蹄一只加土黄茂(金雀根)1两,炖服。

  9、中药方

  当归50克,黄芪40克,漏芦10克,甲珠15克,留行子5克,括萎10克,花粉5克,川芑10克,白芍10克,通草10克,木通15克。用猪足1对,多加水,用砂锅炖烂,去浮油,煎药服下。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22678.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