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宝宝补钙,不要忽视“钙”的味道_宝宝补钙吃什么好

导读:
宝宝在补钙时,很多家长们经常容易忽略补钙产品的味道,并且对“钙”的口味不以为然,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钙”没有选对味儿,会直接影响到宝宝今后的健康!详

宝宝在补钙时,很多家长们经常容易忽略补钙产品的味道,并且对“钙”的口味不以为然,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钙”没有选对味儿,会直接影响到宝宝今后的健康!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宝宝补钙不要忽视“钙”的味道】

  为什么“钙”的味道很重要?

  在宝宝出生后第一个出现的味道通常是母乳,如果补钙产品的味道与母乳差异过大,口味过酸过甜,宝宝们灵敏的小舌头很快就会放弃淡淡的母乳味道,而疯狂迷恋上过酸过甜的饮品。众所周知,宝宝的味蕾正处在快速发育期,其在舌面的分布比成人更广,味觉更敏感、更丰富,娇嫩的味蕾细胞对味觉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果让婴幼儿过早接触过酸过甜口味的钙剂,过重的味觉刺激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为未来埋下不喝白水及偏食挑食的隐患,甚至可能会影响成年后的饮食习惯。

  选择什么口味的“钙”呢?

  母乳是宝宝这时期的主要食物,奶味是最适合他们的味道。家长选择钙片的时候尽量选择口味接近母乳的产品,从而避免对宝宝味蕾产生过多的刺激。虽然现在市面的产品少有接近母乳口味的,但妈妈们也要尽量做好相关资料的搜索,在众多产品中选择淡奶味的补钙产品。这样一来在保护孩子味蕾的同时,还为宝宝带来妈妈的味道,孩子爱吃,妈妈放心。

【如何给孩子正确补钙】

  首先判断孩子是否缺钙

  孩子是否缺钙,先要经过检查才能知道。孩子出汗多、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枕部脱发、肋骨外翻、方颅、鸡胸、漏斗胸等症状是医生判断孩子是否缺钙的重要依据。但是这些症状只能在医生的检查下,才能确定孩子是否却钙。因为有些症状和体征均非特异性,如易出汗、睡眠不安等症状,有可能是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枕部脱发可能由于出汗教多,汗液刺激皮肤发痒,宝宝摇头摩擦枕部止痒引起的。引起夜间哭闹的因素也很多,例如维生素B1的缺乏,睡眠障碍等等;肋骨外翻,也可能由于胸部素束的太紧引起的.所以家长不能自行判断孩子是否却钙,医生也要在此基础上作出辅助检查才能确定. 可以进行X光骨骼检查,及验血来确认孩子是否却钙。

  通过食物让孩子补钙

  只吃粥和肉汤会使年幼的孩子身体缺乏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微量元素。家长们应该去营养中心为孩子的合理饮食找到食谱。奶制品的含钙量很高,孩子在3周岁前还要坚持喝奶粉,牛奶的含钙也很高。另外,在添加辅食时候,可用虾不剥皮熬粥给宝宝吃,因为虾皮的含钙量是很高的。还可以多吃点酸奶之类的东西。

  维生素D可以帮助吸收钙

  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所以一般宝宝缺钙都是让补充鱼肝油,鱼肝油的主要成分就是维A和维D。维A是防小儿佝偻症,维D是促进钙的吸收。单纯的补钙不吸收是没用的,因此在吃钙片的前提下还要补充维生素D。但是如果过量地补钙也很危险。如果家长想为孩子补钙,应该听从医生指导。记住,哪怕是医生开出的处方钙片,也应该让孩子在午饭后一个小时吃。含钙丰富的食品有奶制品、虾皮、豆类制品等。

  补钙过量会导致肾结石

  除了钙片,含钙的食品也非常受父母的欢迎,尽管如此,这些钙也不是易于吸收的钙,而维生素D可控制骨骼发育,家长应该关注这个方面。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以后的身高问题,父母会提供给孩子含钙丰富的牛奶或者含有钙质的食品,孩子如果补充过于丰富的钙,在他们3-4岁时,会有患上肾结石的可能。

【宝宝补钙吃什么好】

  虾皮炒菠菜

  原料:虾皮10克,菠菜400克,植物油25克,葱、盐适量。

  DIY:1.将菠菜择洗干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干虾皮用温水稍泡,洗净;

  2.将炒锅置于火上,放入油,待油热后放入葱花及虾皮略煸炒;

  3.将菠菜放入,一同煸炒几下,再放入食盐等,炒匀即可。

  特点:此食谱含钙336.3毫克,适合于1~3岁的宝宝食用。

  丝瓜虾皮猪肝汤

  虾皮中含钙丰富,每百克中含量高达2000毫克;猪肝含丰富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丝瓜性凉有通络作用。合用可起到通络行血、补钙强骨之功效。

  原料:丝瓜250克,虾皮30克,猪肝50克,葱花、姜丝各适量,食油少许。

  DIY:1.将丝瓜去外棱,洗净,剥两半,切成段,再去瓜瓤;猪肝洗净切片;虾皮用水浸泡;

  2.起油锅,入姜丝、葱花炒香,再入猪肝,略炒,倒入虾皮和适量清水,烧沸后投入丝瓜,再煮炖3~5分钟即成。

  特点:味道鲜美,婴幼儿爱吃。对宝宝缺钙形成的四肢软有治疗作用,可防治佝偻病,并有利牙齿发育。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补钙】

  1、这些异常行为,真的是缺钙

  有妈妈说,自己家宝贝总是挠头发、揪耳朵,还有时在自己的小床上撞头,其实啊,如果不是宝宝自己在玩,就是因为内耳的发育还不够均衡,宝宝总感觉耳朵不舒服。这些情况并不是真的就缺钙了,妈妈带着宝宝经常荡秋千、按摩耳根处,就会缓解很多,等宝宝大一些就好了。

  2、宝宝缺钙的征兆

  宝宝是否缺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临床上并没有缺钙的具体表现。能给我们参考的就是因为缺钙引起的并发症。比如宝宝经常夜间出汗且不是因为穿得太热、经常会抽筋、莫名其妙发脾气、囟门闭合的比较晚(前囟门2岁之前基本都会闭合,后囟门宝宝在6-8周就基本闭合了),都被认为是缺钙了。最准确就该是到医院检查一下微量元素,是否真的是所谓的缺钙。自己千万不要给宝宝随便吃补钙的东西,如果需要补,建议妈妈自己吃一定的钙片,通过母乳给宝宝增加。

  3、是不是真需要补钙

  那么,为啥说补钙是个伪命题?很多佝偻病的孩子怎么解释呢?其实呀,佝偻病的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也就是说,无论你身体钙含量是否充足,这个维生素不够,骨骼就没法吸收钙质。要知道,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钙,只有不到骨骼所需的10%,所以为了钙吸收,也为了预防佝偻病,多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就对了。

  4、随便补钙有风险,妈妈要注意

  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有宝宝生长必需的钙质,已经是很充足的。如果妈妈私下随便补钙,而非维生素D,很可能会造成宝宝肠道内堆积的这些钙质与脂肪酸结合成难以消化的脂肪酸钙盐(俗称钙皂),引起宝宝严重便秘!

【宝宝补钙的9个常见小误区】

  误区1:枕秃、个子矮、佝偻病……都是缺钙惹的祸!

  许多爸妈们有个小毛病,喜欢把各种问题都归类为“缺钙”:宝宝枕秃了,认为是缺钙;宝宝个子矮,认为是缺钙;宝宝佝偻病,认为是缺钙;宝宝睡觉不踏实、宝宝睡觉爱出汗、宝宝肋骨外翻等等,什么都怪罪到缺钙的头上。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就拿佝偻病来说吧。佝偻病的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种骨骼病变性疾病。患佝偻病的宝宝临床表现之一就是出汗多,但出汗多并不等于患了佝偻病,也有可能是因为麻麻给宝宝穿盖太多惹!

  这样想来,其实很多所谓“缺钙”的问题,都可以有第二种解释。比如睡觉不踏实,可能是因为房间光线不好、噪音太大呀;比如枕秃,也有说法是因为宝宝在枕头上蹭来蹭去把头发蹭掉了呢;比如肋骨外翻,也许还跟睡眠姿势不当有关系?再比如个子矮,咳咳,明明就是遗传的影响更大嘛。

  听小编一句劝,钙片好歹也是要吃进肚子里的东东,爸妈们在给宝宝买买买之前可得三思呢。且不说宝宝是否缺钙,光凭宝宝那稚嫩的小肠胃,能否消化和吸收这些钙质都是个谜。搞不好还会引起腹胀便秘呢。

  误区2:宝宝从出生起就开始补钙!

  在铺天盖地的补钙广告宣传下,不少妈咪从宝宝出生起就盘算着要给宝宝补钙了,一边买一边还在心里念叨着:早补钙早好,让宝宝从小就比附近小孩高一截……别傻了!首先,你家宝宝不一定缺钙。其次,即使要补钙,也不应该从出生开始呢。

  事实上,只要是纯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只要保证每日的摄入量合理,那就不需要额外补钙。比如说母乳喂养儿每天大约能吃6-8顿,而奶粉喂养儿每天能服用600毫升以上奶粉,那就OK啦!

  请牢牢记住这句至理名言: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母乳中不仅含有足够的钙质,而且钙磷比(2:1)还非常适合宝宝肠道的吸收喔。而配方奶粉中的钙质吸收效果虽然没有母乳好,但胜在含量高,所以也能够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需了呢。

  那在什么情况下,宝宝才需要额外补钙呢?依小编愚见,当妈咪们发现自家宝宝的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量不足,或者是进入了吃辅食的年龄却又没有及时添加含钙的辅食品,那就可以适当补补钙哦。

  误区3:补钙就要多吃钙片

  终于说到了补钙的问题,爸妈们是否已经拿好本子,准备听小编推荐钙片了呢?不!小编这次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告诉大家:补钙不能完全依赖钙片!

  宝宝补钙还是应以食补为主,但要注意一点:1岁以内的孩子不应服鲜牛奶、鸡蛋蛋白、海鲜和大豆/花生,以免诱发过敏。除非宝宝是挑食偏食,且缺钙情况严重,否则似乎完全不需要请钙片来救场呢。

  同时,宝宝们还要额外注意维生素D的摄入,因为大部分钙的吸收需在维生素D的协助才能完成。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日光照射,但到底要在多强的阳光下晒多久,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呢?谁都不造啊,同志们!

  所以小编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还是应坚持口服400IU的维生素D。而混合喂养的宝宝则可以酌情减少,至于奶粉奶粉喂养的宝宝就不用操这个闲心了,因为现在的配方奶粉中基本都会添加维生素D哦!

  误区4:骨头汤的补钙效果很好

  骨头中的钙是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的,水溶性很低,作者曾经将骨头放在水中煮了18个小时,测试结果显示,每100毫升骨头汤的含钙量仅有1.0~1.2毫克,而人体每天的需要量则是几百毫克,相差确实很大。如果在骨头汤里加醋,虽然可以增加钙的溶出率,但是同时会将骨骼中的铅也一起溶解出来,对宝宝不利,因此骨头汤并没有明显的补钙效果。

  误区5:宝宝囟门小不能补钙,否则会影响脑的发育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误区,不但家长们容易信以为真,就连一些专业人员也心存疑惑。其实囟门的大小是受脑的发育(使头围增加、囟门扩大)和颅骨的生长(使囟门变小)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只要囟门闭合的时间是正常的,而且孩子的头围正常,说明脑发育就是正常的,不必担心囟门的大小。如果头围过小,说明脑细胞少或者脑细胞小,最好到医院去做个智力测定,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前确实有人给“小头畸形”的孩子动手术,将骨缝切开,使囟门扩大,试图改善智力水平,但迄今还没有成功的报道。因此,家长们要经常关心宝宝头围的大小,而不必过分在意囟门的大小,更不要因为囟门小就不给孩子补钙,否则将来会因为孩子缺钙而后悔莫及。

  误区6:母奶喂养的宝宝不需要补钙

  众所周知,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但是也不能说母乳就是完美无瑕的,譬如6个月以内的孩子每天需要摄入300毫克的钙,由于标准的母乳每升含钙量为300毫克,也就是说宝宝每天要吃1升的母乳才够。实际调查表明,我国0~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天吃的奶量仅为660~880毫升(平均750毫升),而且调查表明全国各主要城市乳母乳汁中的含钙量(毫克/升)分别为:北京295、天津285、成都267、上海233,没有一个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母乳含钙量的最低标准(300毫克/升)。另外,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大力防治,但是我国婴儿佝偻病(缺钙)的患病率还是徘徊在10%~15%之间(各地有所不同,北方高于南方,山区高于沿海城市,个别地区的患病率还要高一些)。纯母奶喂养的宝宝比吃配方奶的孩子缺钙更多见,因为大多数配方奶中的含钙量都远远超过母奶的含钙量。因此,营养学家们建议从宝宝出生后第3周起就要每天补充100毫克的钙剂,以后随着月龄的增大,补钙量还要逐渐增加。

  误区7:把钙剂混在奶里喂孩子

  这种做法不妥。在一般情况下,混在食物中的钙剂只能吸收20%,其余的会经粪便排出。如果喂奶时喂钙制剂,奶与钙容易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吸收,乳汁也不容易消化了。正确的方法是,在喂奶后1-2小时,胃内容物大部分排空了再给孩子喂钙剂。

  在我国,接近九成的家长会在宝宝6个月之前就开始给孩子补钙。报道中,有专家称“吃母乳再补钙那就是荒天下之大谬”,“世界上只有中国出现了这种不该发生的情况”,“婴幼儿全民补钙是错误而又危险的,补钙不当可造成肾结石,其危害远比三聚氰胺造成的肾结石严重得多”。

  此消息一出,很多正在为孩子补钙的家长紧张起来:我的孩子该不该补钙?我的孩子已经补了一段时间钙,会不会有肾结石?近日,几位儿科医生、儿童营养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大家长不必因个别偏颇的说法而过度紧张。了解简单的婴幼儿营养知识,就可以化繁为简,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误区8:补钙就能预防佝偻病

  事实上,缺钙只是该病的表现,根源则在于缺乏维生素D。因此,防治该病的关键是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钙沉积到骨骼。

  很多人知道,多带孩子晒晒太阳可以达到补维生素D的效果。对此,儿童营养学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提醒,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如果婴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少,单纯靠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

  基于上述原因,婴幼儿被建议从出生起就补充维生素D。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保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共同修订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婴儿出生1周~2周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直到两岁。

  误区9:补钙就是多喂钙剂

  其实,钙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受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必须有维生素D的帮助。因此,在服用钙剂的同时,应适量给孩子口服鱼肝油等维生素D制剂,或是让孩子多晒太阳,以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否则,就是吃再多的钙剂,孩子照样会缺钙。在服用钙剂时避免同时饮用汽水、碳酸饮料,含草酸多的蔬菜如菠菜也要避免同时吃,以免降低吸收率。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22605.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