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 > 正文

儿童贫血和饮食方式及生活习惯等有关_贫血的诊断检查

导读:幼儿是容易贫血的人群,并且表现的症状较为明显,所以可以及时的进行调理。饮食调理贫血往往是很多爸爸妈妈的选择,饮食治疗是治疗贫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于改善贫血症

幼儿是容易贫血的人群,并且表现的症状较为明显,所以可以及时的进行调理。饮食调理贫血往往是很多爸爸妈妈的选择,饮食治疗是治疗贫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于改善贫血症状和补充造血功能的营养成分,应注意选用。下面不如就一起来了解了解幼儿贫血的饮食调理方法都是怎样的吧。

【重度贫血怎么护理】

  1、发生缺铁性贫血时,贫血患者除了面色苍白外,一般还会感到倦怠无力,腿像灌了铅似的发沉,头晕气喘,心悸,体力下降,容易疲倦,精神萎靡,耳鸣,贫血患者会常常感到食欲不佳,恶心等症状。假如出现这些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不要自行诊断,也不要以为吞几颗含铁的药丸就能把问题解决。因此,这是属于贫血的护理措施之一。

  2、假如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补充铁质是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中最基本的方法,贫血的症状明显的给予口服铁剂。但补充铁剂过多,肝脏和其他器官的铁质过于饱和,也会导致疾病。所以,贫血的护理中最好的补铁办法是通过饮食,采用食物疗法治疗缺铁性贫血。含铁质丰富的有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子和豆类。

  1、猪血炒紫菜

  猪血250克,紫菜300克(泡好),同放入铁锅炒熟吃。

  2、黄芪鸡汁粥

  黄芪30克,母鸡1只(1000克),粳米100克,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切块),和黄芪一起放入锅加水煮成浓汤,用此浓汤和粳米煮粥,调味食用。

  3、红参圆肉粥

  红参10克(切片),圆肉15克,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

【儿童贫血和饮食方式及生活习惯等有关】

  胡萝卜。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C,同时又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是最适合贫血的人吃的食物,而且还可以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不过许多人不爱吃胡萝卜,我个人的做法是把胡萝卜榨汁,加入蜂蜜当饮料喝。

  发菜。发菜的颜色很黑,不好看,但发菜内所含的铁质较高,用发菜煮汤做菜,可以补血,适合贫血的人吃。

  金针菜。金针菜含铁数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铁质含量丰富,同时金针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醉碱等营养素。

  龙眼肉。龙眼肉就是桂圆肉,龙眼肉除了含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可改善贫血症状的几种食物】

  一、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

  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如酸枣、杏、橘子、山楂、西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维生素c有参与造血、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

  三、富含铁的食物

  鸡肝、猪肝、牛羊肾脏、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等。铁是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铁性贫血者较为常见。

  四、富含铜的食物

  铜的生理功能是参与造血,铜缺乏也能引起铁的吸收障碍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贫血的人不要吃什么】

  1、不能饮浓茶:茶叶中的鞣酸易与低价铁结合,形成不溶性鞣酸铁,阻碍铁质吸收.

  2、不能喝咖啡。

  3、不能食用大蒜:大蒜含较多挥发性物质,过多食用会抑制胃液分泌,使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加重贫血。

  4、不能喝牛奶:牛奶铁含量很低,而钙、磷含量较高,体内的铁质容易和牛奶中的钙、磷结合生成不溶性含铁化合物,使体内铁量更显不足。

  5、少食碱性食物:碱性环境不利于铁质吸收,胃酸缺乏也会影响食物中铁游离和转化,因此贫血患者尽量少食用碱性食物,如馒头、荞麦面等。

  6、此外,贫血患者往往同时存在消化功能紊乱,不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这类食物有花生、核桃、杏仁、韭菜、蒜苗、洋葱,以及没有煮烂的各种肉类

【贫血的诊断检查】

  除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外,最基本的血液学检查应包括:

  1、网积红细胞计数,校正网织红细胞计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45/L×网织红细胞(%)。

  2、MCV及MCHC 的测定。

  3、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有无异形红细胞,如球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裂殖细胞,有无红细胞大小不均,低色素和多染性红细胞,嗜硷性点彩、卡伯特氏球、豪一周氏小体等。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学方面的改变,有无异常细胞。

  4、骨髓穿刺作骨髓涂片检查,对诊断不可缺乏,必要时应作骨髓活检。骨髓检查必须包括染色,以确诊或排除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尿常规、大便隐血及寄生虫卵、血液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肺部X线检查等均不容忽视。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ys/13868.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