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的成长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其中宝宝发烧就是一种常见的事情,这让好多家长感觉到特别的担心,主要是怕宝宝会出现意外的情况,特别是有的时候宝宝发烧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宝宝发烧37.4是什么原因?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小孩发烧脸红要怎么办】
(一)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二)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三)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有颅脑病变的可能,应去医院。
(四)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五)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症状,那就是发烧了,我们知道发烧这种症状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症状,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小孩发烧脸红要怎么办。
【宝宝发烧37.4是什么原因 】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小儿科主任宋文举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宝宝发烧可能出现的原因有什么,在宝宝有了发烧的情况后,我们不但要密切的观察宝宝的情况,而且还要给宝宝采取物理降温的办法,如果一直烧不退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经常感冒发烧吃这个吧】
春天,天干物燥,最容易感冒发烧,如果是嗓子不疼、浑身发紧、有点发烧的感冒,最适合用银黄口服液或者感冒冲剂。如果这些药吃进去后体温不降,最好再配一碗稀粥,这也是中医传统治疗感冒发烧的办法。
中医有个名方叫“泻白散”,用于治疗感冒发烧。方子中只用了四味药,其中一味还是我们熬粥用的粳米,为的是通过米的补脾力量来声援肺,所谓“培土生金”,就是通过粥把脾气补足了,使肺气壮实,足以抗御外邪。这个治法很值得借鉴到感冒治疗中,在吃退烧中药的时候喝点粥,往往能增加药效,这也是中医讲究的“糜粥调养”。
粳米入脾经,在中医五行学说中,脾属于土,肺属于金,土生金。任何一个脾虚的人,肺气也都是不足的,他们不仅消化功能差,而且很容易感冒。中医中的脾是后天之本,是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逐渐强健起来的,孩子更容易脾虚,所以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感冒发烧。特别是原本就食欲不振或者容易食积的孩子,感冒发烧更是家常便饭,在对他们感冒发烧的治疗中,健脾是不可或缺的,这时,粳米就起到了补脾又增加水谷之气的效果。
如果本身有糖尿病,可以用小米粥,因为小米是杂粮,升糖指数比大米低。如果没有糖尿病,大米粥就可以,尽量不用纤维素过多的杂粮粥,因为感冒期间脾胃功能也受影响,杂粮粥在急需振奋脾气的时候并非首选。
【宝宝发烧的24小时护理】
宝宝发烧了!
妞妞今天有点咳嗽、流鼻涕,妈妈用嘴唇和前额分别试了试妞妞的额头,觉得有点儿烫。可能是发烧了!
怀疑宝宝发烧,首先要给宝宝测量体温,确切了解宝宝体温的高低,以便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内,不必吃退烧药,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温。
做物理降温!
刚发现妞妞发烧,妈妈就给妞妞试了体温,当时是37.5℃。妈妈先把妞妞的衣服脱掉一件,然后给妞妞少量多次地喝水,开窗通风。可是,11点半时,妞妞的体温已经上升到了38.3℃,于是,妈妈准备做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体温较高,又没有到吃退烧药的程度,可以做物理降温。具体方法是: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以微红为宜。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吸收入体内,会引起宝宝烦躁、哭闹。
体温升高了!
到了下午3点,妞妞的体温已经上升到了39℃,看来得给宝宝用退热药了!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上,可服用退热药。给宝宝使用退热药物应严格按体重服用。宝宝常用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百服宁)和布洛芬(如美林、托恩),这些都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强、安全性高,可首选该药。布洛芬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达6~8小时,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需要注意,4个月以下的小宝宝不宜使用退热药,只需多喂水、解松包被或适当减少衣服散热即可,如果体温降不下来,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
体温再次升高!
吃了退烧药后半个多小时,妞妞头上开始出汗,体温降到了37.9℃。可是过了3个小时左右,妞妞的体温又再次升高到39.1℃。药物说明书上说要间隔4~6小时才能再次服用,怎么办?
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应对这种情况是有办法的,就是同时准备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和布洛芬(如美林)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将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具体服用方法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个小时,可给宝宝服用布洛芬,服用布洛芬后6小时后,如果体温再次升高,可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半夜发高烧!
到了半夜,妞妞的体温再次升高。妈妈又着急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是把宝宝叫醒了喂退烧药呢,还是让她继续睡?
如果晚上宝宝睡着了,体温很高,要把他叫起来喂退烧药或做物理降温,否则体温过高会导致高热惊厥。若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可先在家中服退热药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体温下降了!
妞妞的体温终于降到了37.5℃,妈妈松了一口气。
通常宝宝的体温在上午会有所降低,但如果引起的发烧病因未去除,体温在几个小时后还会再次升高,如果宝宝是因为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可以继续像前一天那样做降温处理。
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一般多呈体温持续升高,退热药物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病毒性感冒有自限性,到了一定的病程,体温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
发热的程度
宝宝发热的程度目前尚不统一,但大多数都采用以下标准:
37.5℃~38℃为低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1℃~40.4℃为高热
40.5℃以上为超高热
【小儿发烧10个错误常识】
误区1: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宝宝喊热,妈妈一摸确实体温很高。但这就是发烧了吗?其实孩子感觉身体发热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但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所以发热的孩子不一定是发烧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觉发热不舒服,妈妈可以先通过孩子手心和颈后的温度,初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当然,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可以最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发热:通常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尤其是对小婴儿会较为准确(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腋下或颈部的温度(正常体温为36℃--37℃)。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2:发烧对身体有害
宝宝发烧了,肯定是病毒入侵导致感冒了!这是很多父母第一时间的想法。实际上发烧并不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当然啦,宝宝发烧虽然并不是坏事,但父母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好好照顾好小宝哦。
误区3:发烧会烧坏大脑(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
宝宝发高烧了,会不会烧坏脑子的。相信很多父母都曾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所以当宝宝烧到39℃以上时,爸妈都用尽法宝想要把宝宝体温降下来。事实上,发烧合并感染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担心宝宝会烧坏脑或者落下什么后遗症。
但是当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当宝宝发高烧时相信大部分爸妈都已经坐不住要把宝宝往医院送去了,在医生的照料下,宝宝体温肯定不会高到那种程度,所以爸妈不必太过担心。
误区4: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宝宝发烧引起惊厥,是3岁以下宝宝常见的急症,因为他们的大脑功能还未发育熟。如果宝宝在家中突然发生惊厥,妈咪一定不要惊慌,也不要拍打、摇晃或大声呼唤宝宝,更不要把宝宝紧紧搂抱。
事实上,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专业儿科医生指出,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父母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同时将宝宝的衣领解开,以免过紧影响呼吸。
误区5:热性惊厥是有害的
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它也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6: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误区7: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
宝宝发烧时爸妈们都会很紧张地给宝宝尝试各种退烧方法,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及时给宝宝退烧,宝宝的体温会一直升高,继而容易“烧坏脑”。其实,每个人的大脑内都有个“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而且正如前文提及,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像后者这种程度。
误区8: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9: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一些父母认为宝宝体温一直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事实上,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况,即使体温不高也需及时就医。
误区10: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
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另外提醒父母的是,给宝宝测量体温有多种方法,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推荐父母使用耳朵测温计,测量体温既安全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