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不退是指体温超过39.1℃。高热分为急性高热和长期高热,急性高热多见于感染性和变态感应性疾病,而长期高热可见于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能大意。很多孩子因为高烧治疗不及时被烧成脑炎和肺炎。那么孩子一直高烧不退怎么回事呢?下面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退烧药的副作用】
1、退烧药的副作用
退烧药主要成份为:布洛芬,布洛芬有可能造成肾功损害的副作用,为此,专家们呼吁,布洛芬只能作为一般解热镇痛药而偶尔服用,不可较长时期服用,在使用布洛芬时,应慎之又慎,凡用量超过12片(2.4克)/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肾功能损害。
2、退烧药服用的时间
退烧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都行,感冒药最好饭后30分钟吃,最主要会伤胃的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多数复方感冒药都有,主要用于头痛和发热。还有些药物会引起呕吐之类的胃肠反应,如一些常用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所以最好在饭后30分钟服用。
过去的空腹服药方案一般是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目前新方案则加倍,即饭前一小时和饭后两小时。 一般来说,药物对胃肠道没有明显刺激性,且吸收受食物影响较大的空腹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
3、冷敷可以退烧
如果高烧无法耐受呢,可以采用冷敷来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孩子一直高烧不退怎么回事呢】
小孩高烧不退的严重后果:
1.脱水
炎夏孩子通过呼吸与皮肤散发水分已比其它季节为多,苦遇发热就更多,体温 每升高1℃,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散发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在小婴儿脱水本身就可引起发热),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对高热孩子必须鼓励饮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输液。
2.高热抽筋
一般说6个月以内或6岁以上的孩子都不会因高热而引起抽筋,在1~6岁的孩子中也只有2~5%会发生这种抽筋。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 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但反复或持续的抽筋会引起脑缺氧而损伤大脑。
3.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
发热初脱水,血中钠浓度升高,血液高渗,发生口干极渴、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筋,热度非但不退且会更高。发热日久,饮食不周,会发生低钠血症,孩子疲倦不堪甚至神情淡漠或昏迷。这些情况多见于平时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
4.“烧坏脑”
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当体温超过41℃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以上高热就必须紧急处理。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患儿出现了上述的问题要注意避免儿童出现干烧不退的 问题导致患儿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避免儿童的身体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要注意避免儿童的身体出现危险,那么最后祝患儿早日康复。
【感冒发烧可以洗澡吗】
1、低烧的时候
感冒初期,尚有体力,只要不是超过38度的高烧,洗澡后多注意身体保暖,通常情况下淋浴或泡澡都是没问题的。
2、有了明显的发热症状
发热或感冒症状明显令人乏力的时候,请避免长时间在热水里泡着。因为这样可能会引起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紊乱,更加消耗体力。
3、高烧的时候
如果高烧超过38度还去洗澡,发烧会在洗澡后更加严重,所以这时就尽量不要洗澡了。如果非洗不可的话,请用温水短时间淋浴。并且洗澡后请千万注意不要冻着。
4、服药后体温下降就立刻去洗澡,会让身体负担加重,一旦停药,体温就会再升高。所以退烧后,请观察半天时间,确认不会再发烧了,再去洗澡。
【3个穴位治疗发烧】
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肩井穴
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引起发烧患者。
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以上就是3个可以治疗发烧的穴位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多加按摩这三个穴位,对预防感冒发烧也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哦。
【低烧和高烧的区别在哪里】
发热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形式,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唤醒机体的抵抗力,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人体有发烧情况表明人体对外界有害刺激有抵抗力和反应性。
幼儿夜晚突然发高烧,家庭内可采取以下降温措施:
1.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
3.给患儿频频喂冷开水或凉饮料,一晚250毫升;
4.如果测体温高于39℃,需用冷湿毛巾或冰袋为患儿进行额部冷敷,反复更换利于散热;
5.使用温水擦浴,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但是不包括间断发烧。
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2 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
4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