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您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疫苗吗_早产儿该如何接种疫苗

导读:
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给孩子接种疫苗是提高孩子抵抗疾病能力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但您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疫苗吗?计划免疫类疫苗的特点是使用历史悠久、疫苗效果好

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给孩子接种疫苗是提高孩子抵抗疾病能力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但您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疫苗吗?计划免疫类疫苗的特点是使用历史悠久、疫苗效果好,一般是我国自行研制并生产的,疫苗价格便宜。那么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接下来,就一起看看。

【宝宝这个部位千万不要随便碰 】

  其实耳屎不是令人讨厌的脏东西,它对人体还是有好处的。耳屎很粘稠、呈酸性,有杀菌、抑制霉菌生长、黏附灰尘、小虫的作用,还可以保护外耳道的皮肤。少量耳屎会随着吃东西、咀嚼或睡觉转头时掉出。所以,不要频繁给宝宝挖耳屎,耳屎少的可以不用处理。

  若宝宝经常给宝宝挖耳或患中耳炎时,宝宝耳屎分泌较多和灰尘混在一起,可形成大的硬块,难以取出,阻塞外耳道,使听力减退。严重时还会刺激外耳道皮肤,出现糜烂、肿胀、疼痛等。所以,宝宝的耳屎不能常挖,但也不能长期不处理。妈妈应多动态观察。

  平时妈妈要改掉给宝宝随意挖耳屎的习惯,在给宝宝洗澡时防止水进入耳朵。若宝宝一旦发生外耳道阻塞,必须去医院,由医生处理。妈妈不可以在家自行取出。

【早产儿该如何接种疫苗】

  1、产宝贝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宝贝生长发育状况落后于足月宝贝,在免疫系统发育方面尤其突出,早产宝贝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为免疫细胞)的功能比足月宝贝更不成熟,会导致某些疫苗接种后产生不了足够的抗体。

  2、早产宝贝发病后病情严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尽早给早产宝贝进行免疫接种,因为早产宝贝一旦患上疾病,病情往往比足月宝贝严重,预防接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早产宝贝。

  3、早产宝贝预防接种需要调整。目前我国实施的儿童免疫程序是针对足月宝贝制定的,不完全适用于早产宝贝,因此需要适当调整,以适应早产宝贝的身体发育。

【婴儿疫苗用的糖丸要怎么吃】

  一,吃糖丸前后1个小时内,不要给孩子吃东西或者喝水,因为会影响到糖丸的效果。

  二,孩子太小的话,可以把糖丸给碾碎后喂入,以免婴儿消化不了堵住气管。

  三,吃完糖丸以后,一定要观察孩子一段时间,看看孩子有没有什么异常现象的发生。

【您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疫苗吗】

  我国现有的疫苗按照付费情况分为两类:

  一类为国家支持疫苗费用,由家长支付疫苗接种费用的计划免疫类疫苗,包括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DPT)和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HBV),它们用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肝等疾病。部分省市也根据实际情况扩大了这类疫苗的种类,如上海市将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类疫苗的特点是使用历史悠久、疫苗效果好,一般是我国自行研制并生产的,疫苗价格便宜。

  另一类疫苗是由家长支付疫苗费用和接种费用的计划免疫外的疫苗,包括风疹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MMR)、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等。

  这类疫苗的特点是疫苗效果好,副作用少,部分疫苗由国外进口,工艺优良,但使用历史较短,价格较贵,由家长自己付费。

  怎样选择计划免疫外的疫苗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计划免疫外的疫苗种类也不断增多。在此,特别将目前使用较多,安全、优质的几类疫苗推荐给小年龄(5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希望家长能为孩子正确选用。

  5岁以下的小年龄儿童随着母传抗体的下降,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差,应优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并接种相应疫苗,如麻腮风三联疫苗(MMR)、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时间】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Mahoney株)、II型(MEF-1株)、III型(Saukett株)分别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并收获病毒、经浓缩、纯化后用甲醛灭活,按比例混合后制成的3价液体疫苗。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22427.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