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这么小的宝宝,每天又没有什么事,几点起床、几点吃饭等都可以让宝宝随心所欲,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如晚上睡觉,白天活动就行。时间长了,宝宝的生活会变得没有规律,以至于影响宝宝的健康。那么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接下来,就一起看看。
【 宝宝学走路最佳时机 】
通常都说小孩子先会说话后会走路比较好,妈妈们让孩子学走路之前最好让宝宝多练习爬行,这样有利于智力的发展。那么究竟宝宝什么时候学走路是最佳时机呢?
科学证明,宝宝一岁以后学习走路才是最佳时机。因为一岁以前宝宝的骨骼处于发育期,如果让宝宝过早学走路会造成宝宝骨骼变形。一岁以后宝宝的骨骼的发育基本完整,再有现在的孩子营养都比较好,比较胖,宝宝学太早走路会对腿部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了腿的发育,尤其是女宝宝,如果出现罗圈腿可不好看的哦!
当宝宝10-11月时:这个月龄的宝宝是准备学习走路的初级阶段,家长要让宝宝学会很稳地扶站,甚至可以扶着东西单独站一会儿。学会站是宝宝学走路前的必经环节。
当宝宝12个月时:蹲是宝宝学走路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过程,爸爸妈妈们应多对宝宝进行站—蹲—站这一连贯动作的训练。学习蹲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为宝宝学走路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当宝宝在12个月以上时:可以开始教宝宝扶着东西行走,这是一个适应过程。接下来必须让宝宝慢慢学会放开扶手也能独立走出两至三步,妈妈可以在前方迎接宝宝,妈妈多鼓励可以让宝宝更快点学会走路,但还要注意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当宝宝13个月左右时:爸爸妈妈们除了要继续训练宝宝腿部的肌力,以及宝宝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更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行走适应能力。宝宝走路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学习好好走路,同时不会影响到骨骼的发育。
【宝宝刚出生就有牙齿怎么回事】
为什么新生儿出生就有牙?
诞生牙和新生牙临床上均比较少见,病因是多因素的,可能与环境、遗传、内分泌等有关系,部分可能是全身潜在系统性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最常见的是软骨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下颌-眼-面畸形、小颌畸形综合征和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等。
什么情况下需拔除?
有研究表明,85%左右的诞生牙或新生牙是下颌乳切牙。早萌的乳牙多数没有牙根或者牙根发育很少,松动明显,釉质和牙本质菲薄。对于这些牙齿,最好能拍X线片来检查是否为多生牙、牙根的发育及邻牙的情况。
对于极度松动的牙齿,有随时脱落导致误吸的风险,应该及早拔除,但应该注意评估出血的情况,可以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如果牙齿松动度不大,更倾向于保留牙齿。因为乳切牙拔出之后就导致缺牙,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育和邻牙的萌出。一般情况下,这些松动的牙齿可以在短期内变得稳固,它的邻牙也有可能会提前萌出。
存在于口腔中的牙齿可能会在婴儿哺乳时划伤舌腹、舌系带黏膜,导致创伤性溃疡。长期的溃疡可能会引起质地较硬、颜色苍白的纤维瘤样组织,影响舌的正常运动和哺乳。纤维瘤样组织形成后是否能够完全吸收,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溃疡难以愈合,严重影响进食,导致婴儿的营养障碍,建议拔除。
【新生儿牙龈发白都有什么表现呢】
牙龈发白是贫血的表现,你掰开下眼睑,如果颜色与其他人相比发白,手指甲也发白,就是贫血了。要补铁,最好到医院开点药,如果变为重度贫血就不好治了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贫血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形,其中一种是缺铁性贫血,所谓的缺铁性贫血就是红血球中铁质含量太少,这也是所有贫血情形中最常见的一种。要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红肉、肝脏、蛋黄、榖类等富含铁值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则必须补充铁剂。维他命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要注意的是,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地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改善贫血的食物
饮食治疗是治疗贫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于改善贫血症状和补充造血功能的营养成分,应注意选用。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如酸枣、杏、橘子、山楂、西
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维生素C有参与造血、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
【怎样给新生儿喂水 】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2)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2、挤压乳腺
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并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3、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新生儿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对于小宝宝需要安排作息时间表吗】
养育误区
很多人认为,这么小的宝宝,每天又没有什么事,几点起床、几点吃饭等都可以让宝宝随心所欲,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如晚上睡觉,白天活动就行。时间长了,宝宝的生活会变得没有规律,以至于影响宝宝的健康。
专家支招
小孩子同样需要一份作息时间表,这样可以让宝宝有预期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出对外界的信任感。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就像火车运行的调度室一样。合理的生活制度,正常的生活节奏是保证各个环节有规律地轮换,劳逸结合适度的重要方面。因此,即使孩子小,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