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辅食是否越碎越好、越烂越好,应当看不同月龄的辅食需求,要随宝宝年龄增长而变化。因为辅食的逐步添加与宝宝咀嚼能力的提高密不可分,一味追求烂和碎,宝宝对于食物的咀嚼能力就无法自行提高,而对于长牙期的宝宝来说,太烂的食物也不利于其牙床的发展。而如果太早给宝宝食用颗粒状食物,宝宝就会有被食物卡到或呛到的危险存在。所以,根据宝宝不同成长期正确地添加辅食,才是宝宝健康成长关键之所在。那么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添加辅食?下面来看看!
【辅食的添加顺序是怎样的】
第一、辅食添加顺序
宝宝满四个月后可以逐渐开始添加辅食,但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的特点,辅食添加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一开始最好先添加果汁、菜汁,宝宝适应后再开始添加米汤、蛋黄等。
1、先从低过敏、淡口味的食物开始尝试。
2、一次只喂食一种新的食物,而且从少量开始喂起,食物的浓度也应该从稀到浓。
3、每一餐先从新食物吃起,不想吃了才加入已经吃过的食物,大约5—7天添加一种新食物。
4、6个月时添加米粉或者米汤,7—8个月左右添加五谷根茎类,并开始尝试各种叶菜类和水果泥,8个月以后可以开始添加肉类。
第二、各类辅食的添加顺序
从种类讲: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首先应添加谷类食物并可以适当地加入含铁的营养素(如婴儿含铁营养素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后就是水果汁/泥,最后开始添加动物性的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或肉松等)。
建议动物性的食物添加顺序为:蛋羹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注意不要用蛋羹去代替含铁的婴儿米粉来给婴儿补充铁元素,同时也不要再宝宝未满6个月的时候去添加含肉的辅食。
从数量讲: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一开始只是给宝宝试吃与品尝,或者说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在宝宝适应后逐渐增加。
从质地讲:按如下顺序添加——先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再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再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
从时间讲:建议从4月龄开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糊、菜泥等)。从6月龄开始添加半固体的食物(如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9月龄时可以由半固体的食物逐渐过度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面粥、碎菜粥等)。1-~12月龄时,大多数宝宝可以逐渐转化为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辅食。
第三、宝宝添加辅食的8个基本原则
辅食添加对宝宝身体发育很重要!
育儿专家们和营养师们强调要妈妈遵循的辅食添加有八大原则:
(1)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
(2)一种到多种;
(3)辅食要鲜嫩、卫生、口味好;
(4)进食时的心情要愉快;
(5)从稀到稠;
(6)从细小到粗大;
(7)遇到不适要立刻停止添加;
(8)吃流质或泥状食品不宜过长。
辅食是完整均衡的营养,对成长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0岁阶段的营养给予,更是奠定宝宝一生健康的根基。一般从4~6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添加辅食对宝宝身体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对宝宝日后的营养补充和饮食习惯培养也很重要。
【婴儿不同时期添加辅食的关键点】
辅食添加初期:以糊状为主
在宝宝添加辅食初期的4到8个月,因宝宝刚刚学习吞咽,所以辅食要以糊状、泥状和半固体状为最佳,如米粉糊、鸡蛋黄等。6个月后则可适当增加一些颗粒状食物,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
8个月至1岁:由细变粗8个月至1岁期间,宝宝进入了旺盛的牙齿生长期,这时的辅食应由细变粗,不应再一味地剁碎研磨。烂面条、肉末蔬菜粥就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可逐渐增加食物的量和体积,如此不但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还能帮助他们磨牙,促进牙齿发育。
1岁后:细加工食物均可
1岁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宝宝的牙齿越来越多,咀嚼、吞咽动作更协调,慢慢地还能学会用牙齿将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为宝宝日后语言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岁后:基本与成人一致
2岁以后,宝宝的牙齿发育已经成形,可吞食的食物软硬、粗细程度几乎与成人一致了,此时不必再刻意为他们开小灶,而可以和大人一样正常用餐了。
【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添加辅食】
随着宝宝的成长,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如果不及时添加辅食,宝宝的生长发育就会减慢或者停滞,也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缺乏或感染性疾病,不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般来说,在宝宝出生15天后,就可以口服浓缩鱼肝油滴剂;1-3个月后,就要给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开始可以先加一些菜汤、米汤、水果汁等;宝宝4-6个月,可添加稀粥、软面条、豆浆、代乳粉,以提供更多的热量,适当增加菜泥、蛋黄,以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7-9个月,因为宝宝已经开始萌牙,可以添加蛋、鱼、肝泥、肉沫、豆腐、面包、饼干、水果泥等有助于牙齿生长的食物;10-12个月,可以添加稠粥、各种软饭、碎肉、碎菜、豆制品、带馅的食品、水果等,每日两三顿,有条件的应该及时断乳,因为过分延长哺乳时间,就会降低宝宝的食欲。
宝宝断奶后,乳齿逐渐出齐,咀嚼、消化能力加强,此时食量应酌情增加,食物和种类必须多样化,如相应增加谷类,牛奶及代乳品应适量减少,每日250-500毫升即可,同时供应肉、蛋、鱼、肝类等食物,以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添加辅助食品,应根据宝宝的生理特点及发育需要,夏季炎热及宝宝生病时应暂缓添加,防止引起消化道疾病。另外,辅食添加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软食到固体食物的原则。不要同时添加几种辅食,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消化、精神和饮食情况,一旦发现消化不良,应暂时停止添加辅食,等一切恢复正常后,再由少量加起。
应当指出的是,不要一味偏重鱼肉鸡虾等,高营养的东西而忽略了蔬菜,因为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是其它食物所替代不了的。小宝宝每天必须吃绿叶蔬菜,才能使肠道畅通。还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多摄入盐和糖,否则,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婴幼儿时就会打下埋伏。
【如何科学添加婴儿米粉辅食】
一、为什么要添加婴儿米粉?
婴儿米粉是根据婴儿这一时期的特点配制,强化了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如尤其是铁、锌等。婴儿发育到这个阶段,出生前从母体中获取并储存体内的铁几乎消耗殆尽,需要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米粉、肉泥等。
而家庭用大米磨的米粉,由于没有强化多种维生素,营养就差一些。因此建议购买成品米粉,过敏宝宝除外。对婴儿来说,米粉容易吸收,安全,不容易引起过敏。
需要提醒妈妈们的是,添加婴儿米粉的同时,还应坚持母乳或配方奶喂养,两种形态的食物在这个阶段是同等重要的。
二、米粉的喂食要注意什么?
1、选择铁强化米粉,它含铁丰富,可以帮助宝宝补充体内已经匮乏的铁,预防贫血。
2、用勺子喂给宝宝,不要用奶瓶。因为奶瓶喂养是通过吸吮而吞咽的过程,而碗勺喂养是通过卷舌、咀嚼然后吞咽的过程。
开始辅食添加,就要开始训练婴儿的卷舌、咀嚼式吞咽,不仅为了营养,而且更是为了训练面部肌肉,为今后流利说话打好基础。
3、米粉的添加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规律,从每顿一勺米粉开始,逐渐增加,具体的过渡所需时间、分量,都应该按照自己宝宝的情况来调整,不能单纯模仿他人。
三、调米粉的水温有要求吗?
米粉和水的比例没有确切的数据,完全是根据小宝宝的月份与适应能力的。宝宝刚开始接触米粉时,可以冲调得稀一点,慢慢地可以冲调得稠一些。
冲调米粉的水温太高,米粉中的营养容易流失;水温太低,米粉不溶解,混杂在一起会结块,小宝宝吃了会消化不良。比较合适的水温是七八十摄氏度,一般家庭使用的饮水机里的热水,泡米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注意,妈妈不必把冲调的米粉再烧煮,否则米粉面的水溶性营养物质容易被破坏。
【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怎么做】
1.选择「强化铁米粉」,而不是自己做的米粉,因为自家做的米粉铁的含量明显不能满足半岁以上宝宝的发育需要,而且制作过程中卫生问题也无法完全保证。
2.市售的米粉,要严格按照包装上说明的冲泡比例烹调米粉。浓,稠或稀都是不合适的。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用小勺舀起来,不会很快滴落。
3.先加适量的米粉,再加入适量的水,然后轻轻用勺子搅匀,成稍稍稀一点儿的泥糊状。
4.水的要求:两不用:
(1)坚决不用矿泉水,用了反而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让宝宝便秘或其他不适。
(2)坚决不用开水,水温过高会使米粉中的乳清蛋白出现变性,宝宝食用后会出现消化不良。而且米粉被高温度的开水一折腾,营养会出现严重流失。因此我们推荐水温70摄氏度。
5.米粉中绝对不加盐和糖。
辅食的真正目的之一就是让孩子爱上食物本身的味道。过早接触调味料,可能会让他们变成「重口味」。因此1岁以下的宝宝的食物中,是不需要加任何调味料的。
6.吃多少冲多少很重要。新冲好的米粉最多放2小时倒掉;宝宝吃过的,别可惜,直接倒掉,同时餐具也要彻底洗干净。因为放置的米粉中的微生物会快速大规模繁衍,出现食物被微生物污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物变质问题。
7.米粉吃多久呢?我们推荐6~7个月的宝宝以米粉为主,但是,也应该每5~7天添加一种新的食物。米粉虽好,但是7个月以后的宝宝,不应该只喝糊糊了,可以开始尝试稀饭、烂面这样的「半流质」,以及各种剁碎的食物,来锻炼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