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到幼儿期的宝宝是无法表达自身感受的,因而,倘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无法具体传达给家长。所以,家长应知道宝宝生病前的征兆。小宝宝有时候连话都说不全,所以他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那么宝宝生病前会有哪些症状呢?下面就让小编带你来了解下吧。
【宝宝生病到底能不能输液】
宝宝生病什么情况需输液
确实,在国外具名只有住院才能挂水,普通门诊是不得挂水的。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理性看待输液,不会轻易给孩子使用。但是输液毕竟是治疗的一种方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宝宝确实需要输液:
可以输液:
①宝宝确诊有气管炎,并且伴随着高烧,一直未能退下。或者已经被查出明晚病原体,这时就可能需要相关输液来治疗。
②宝宝确诊患有化脓性扁桃体炎,并且被认定为细菌性感染,医生会建议使用消炎药,或者在必要时会要求输抗生素。
必须输液:
①宝宝感冒,并且上吐下泻,非常严重。此时需要适当挂水,来帮助孩子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 质。
②宝宝如果上呼吸道感染并出现合并症,如常见的中耳炎、喉炎、咽炎等,或者出现肺炎明显症状,这就需要挂水,不可盲目阻止医生。此时挂水并不是只为了降温退烧,而是针对孩子的症状和病原合理治疗,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综上所述,宝宝生病后,妈妈们不能盲目地排斥为宝宝输液。该不该输液,应该根据宝宝的病情来。在病情轻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不输液就不要输,但是如果病情严重了,就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切勿耽误宝宝的病情。
【宝宝生病吃什么好】
山药生姜大枣粥
取山药30克,大枣10克,生姜5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有健脾开胃作用,适用于脾虚或正常宝宝。
黄芪生姜羊肉粥
取黄芪30克,生姜10克,生羊肉200克,粳米60克。先将黄芪煮30分钟,去渣留汁,加入羊肉、生姜、黄酒,炖至肉烂,再加入少许盐及粳米,煮成粥食用,有补气温阳作用,适用于平时手足冷的气虚宝宝。
胡桃肉杞子鸡汤
取胡桃肉30克,枸杞子20克,鸡肉300克,红枣30克,加生姜、黄洒、食盐少许,煲汤食用。有补肾助生长作用,适用于肾虚宝宝。
黄精龙眼肉猪肝汤
取黄精30克,龙眼肉50克,猪肝250克,加生姜、酒、食盐少许,煲汤食用。有补气血作用,适用于贫血宝宝。
【宝宝生病,看中医还是西医】
急症找西医(涵豆儿)
按说,对宝宝来讲应该是中医好,可是宝宝生病一般都是突发的比较多,上次涵豆儿有点咳嗽,我是用中药的,可是后来开始喘了,去看了医生后定性为哮喘早期,用了西药才压下去,所以现在不敢拖时间,只要一生病马上去看西医,这样会好得快一点。
西药好喂(六月宝贝)
我儿子才一岁,病过几次,我找的是懂中医的西医。但给宝宝吃药,我还是选择西药,不仅仅是因为见效快,关键是西药比中药好喂。因为儿子小,西药磨成粉顶多一两勺就灌下去了,而中药,一熬一罐,我实在想不出用什么方法让他喝。
宝宝不肯吃中药(Cosmos)
妞妞前一段日子,晚上睡觉总是出汗,我抱着妞妞去了胡庆余堂,请老专家诊断,说是盗汗,体虚,林林总总配了五大包中药,我当宝一样捧着一回家就煎。谁知妞妞只喝了一口,就把先前的喝的奶全吐了,后来一看到奶瓶就躲!我还是给妞妞看西医配西药,没办法呀,小家伙的嘴橇不开啊!
【5个征兆说明宝宝可能快生病了】
1、情绪反常
从情绪变化能看出宝宝是否可能生病,健康宝宝在他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饱满、两眼有神、不哭不闹,而且容易适应环境,但生病的孩子情绪往往异常。
宝宝烦躁不安、面色发红、口唇干燥常是发热的征兆;而目光呆滞、两眼直视、两手握拳常是惊厥预兆;哭声无力或一声不哭往往提示病情严重。除以上明显征兆外,宝宝还可能表现出萎靡不振、烦躁不安或爱发脾气。
对于宝宝因疾病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父母一定不要对他呵斥,一方面要予以理解,另一方面更要爱护他。因为疾病和情绪可以相互影响,宝宝疾病会使他情绪发生变化,而不良情绪又会加重病情。
2、食欲变化
健康的儿童能按时进食,食量也较稳定。如果发现食欲降低、食欲突增或者拒食的话,往往是宝宝患病的前兆。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结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
生病宝宝的食欲改变并不仅仅体现在食欲不佳上,有些疾病还会使食欲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儿童糖尿病,多饮多食,吃不饱,即使吃得多,体重也还是不升反降。
3、睡眠不佳
正常的婴儿一般入睡较快,睡得安稳,睡姿自然,呼吸均匀,表情自如。生病的宝宝通常夜间睡眠状况都不好,如:睡眠少、易醒、睡不安稳等。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和神经痛等都会使宝宝夜间睡眠不好,瘙痒、肠胃系统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会使宝宝从夜间睡眠中惊醒。
睡前烦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后颜面发红、呼吸急促可能是发热;若入睡前爱用手搔抓肛门,可能是患了蛲虫病;患佝偻病的宝宝也常会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后大汗淋漓,平时容易激怒;而睡觉前后不断咀嚼、磨牙,则可能是睡前过于兴奋或有蛔虫感染。
4、多汗
生理性的小儿多汗常见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厚等,还有的在吃饭或吃奶时全身出汗或额头冒汗,这些都属正常现象。且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也比成人多。
而病理性出汗往往出现在小儿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如:平卧或睡眠时,也可能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病理性多汗除多汗外,往往还伴有其他的疾病症状,如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
5、排便异常
排便异常也是宝宝生病的征兆,便秘和腹泻都预示着宝宝身体不适。95%的便秘属于功能性原因,这并非身体本身异常,通常给宝宝多吃些蔬菜或其它高纤维食品就可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应该鼓励孩子多活动,增强参与排便肌肉的肌力,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病理性腹泻可从大便的性质来分析腹泻原因,如小肠发炎的粪便往往呈水样或蛋花汤,而病毒性肠炎的粪便多为白色米汤样或蛋黄色稀水样。专家提示:腹泻宝宝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肠道得到合理休息。
【生病的宝宝应该如何护理】
1.让孩子呆在家里。很多父母会习惯性地每天带孩子外出遛达,但美国儿科学会提醒,如果发烧超过38.3℃,或者出现身体不适症状,最好乖乖在家休养,盲目外出只会浪费体力。
2.积极退烧最重要。3个月以下的婴儿直肠温度超过38℃,3个月以上、3岁以下的宝宝体温超过39℃,一定要去看医生,按照孩子的年龄合理用药。
3.及时预防脱水。病中的孩子尤其需要注意水分补给,不要拘泥于哪种水分,白开水、稀释的果汁、口服补液盐,甚至鱼汤等都可以。
4.清洗鼻腔。6~10岁的儿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部,能加快感冒的恢复。可以让孩子仰卧,每个鼻孔滴两到三滴生理盐水,然后轻轻擤出来或用鼻腔清理器吸出来。
5.用温手帕擦鼻涕。经常擦鼻涕,会让孩子的鼻部发红发痛,甚至破损。最好用温热的湿手帕或毛巾擦鼻子,或者在鼻子上涂一点润肤油或凡士林油。
6.经常洗手。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培养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感冒之后,咳嗽一阵、打完喷嚏和吃饭前,及时洗手可以有效阻止疾病进一步传播。
7.每天喝点蜂蜜。研究发现,2—5岁的儿童每天临睡前喝半茶匙蜂蜜,有助于抑制咳嗽、缓解嗓子不适,年龄大的孩子蜂蜜量可适当增加,但1岁以下的婴儿不宜食用。
8.用水蒸汽熏蒸。熏蒸能减轻上呼吸道肿胀,如果孩子咳嗽,特别是哮喘性咳嗽,可以用浴室的莲蓬头放出热蒸汽,让孩子在里面呆一会,可以一天4次、每次15分钟左右。
9.空气加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鼻塞等症状,但加湿器最好别加温,喷出凉凉的雾气即可,而且每隔几天要对加湿器进行清洁和消毒。
10.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预防感冒,如果孩子已经感冒了,那么他应该需要比平时更多的睡眠时间。
11.尽量不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抗生素是专治细菌感染的,但儿童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一定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也不要轻易使用各种抗病毒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