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正确对待孩子的“哭”_宝宝为什么爱哭闹_宝宝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导读: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总是哭闹不停更让人烦心的了,而且如果宝宝一直哭下去的话对身体是有很大影响的。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刚出生的宝宝除了睡和吃,剩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总是哭闹不停更让人烦心的了,而且如果宝宝一直哭下去的话对身体是有很大影响的。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刚出生的宝宝除了睡和吃,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哭了,对于没有什么经验的爸妈来说,对此是饱受困扰,那么宝宝老是哭闹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来看看详细介绍。

【孩子晚上哭的原因有哪些】

  1、肠绞痛

  闹腾表现:常见于小于三个月的婴儿,大哭数小时不止,脸色潮红,双手紧握,四肢胡乱挥舞,傍晚及夜间最常见。

  原因:这种现象与婴儿控制肠胃的神经尚未成熟或对牛奶过敏有关。三个月后,情况常会改善,家长不要过于恐慌。

  如何拆招:一般婴儿不会对母乳过敏,吃母乳的婴儿也比较少发生肠绞痛,所以鼓励妈妈全母乳哺育。

  2、夜间甩头

  闹腾现象:这是一种规律的头部或身体摇晃动作,通常开始于九个月大,男女比例约三比一,绝大多数于四岁时消失。

  原因:据推测可能是一种前庭平衡神经的自我刺激,常被看成是过度性的一种生理现象,而非病态,不需要治疗。

  如何拆招:可以加强护理,如:床头、床栏加护垫等。

  3、夜惊

  闹腾现象:好发于幼儿,属于非快速动眼期的睡眠障碍。多半发生在前半夜,孩子突然坐起来,尖叫、神情错乱、对外界无反应、眼神呆滞,可伴心跳呼吸加速、流汗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持续约数分钟,难以被家长安抚,醒来又说不出为何如此惊恐。

  原因:这种夜惊现象有时因生病、压力、睡眠不足而诱发,但有时找不到任何明显原因。绝大多数在发作后安然入睡,此种现象在日后几乎都会痊愈。

  如何拆招:家长不必跟着惊慌而想猛力摇醒小孩,因为就算他被摇醒一样不知发生何事,于事无补。注意睡前不可过度兴奋。

【宝宝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1、老师说孩子在父母入园时大哭,但多数进入到班里后就没事了,孩子这种现象时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专门哭给家长看的?

  孩子入园时大哭,原因与上面说的有关,同是也是因为孩子还没学会能替代“哭”的好的告别行为。如果父母能坚持用开心平和的状态送孩子去幼儿园,在路上不焦虑、不指责、不提孩子根本领会不了的要求,同时到了门口能开心的和孩子说再见,门口的老师也能亲切、和颜悦色的接他,和他一起与父母告别,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好的告别习惯,从而替代过去的“哭别”。

  孩子进了班里就没事了,是和孩子的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关。一是因为孩子这个年龄段的思维特点是“情境性”的,很容易受到情境的影响。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别人哭自己也会莫名其妙跟着哭,就是由“情境”决定的。所以当孩子离开了当下那个感觉悲伤的环境,很快就会恢复。

  其次,这一表现也和注意力的持久性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关注的时间不会很长,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当进了班里后,如果小朋友们也没哭,同时又看到了新的事物,他们的注意力就很快会被转移。所以,孩子哭并是不表现给家长看的,而是他当下的发展只到了这样的阶段。

  2、为什么许多家长在家里问幼儿园好不好时,问着问着就变成了幼儿园不好,老师不好,小朋友不好了呢?

  这个原因和上面的原因有些雷同。2-4岁的孩子,思维是情境性的、形象性的,父母不能问那么抽象的问题,比如“好不好”“有没有意思”等,这些问题一来不好回答孩子理解不了,二来就算老师对孩子不好,但是孩子离开了那个情景他除了有些情绪之外具体情况他是无法回忆的。

  孩子之所以最终回答成“不好”也是和父母的情绪暗示或者语言暗示有关,孩子看出了你对哪个答案最关注,所以就用“不好”来成全了父母。 比如如果回答“好”,父母就觉得孩子回答太快没思考,就会反复问,“真的吗“”怎么好“之类的,最终让孩子觉得你喜欢”不好“这个答案。

  还有的父母会喜欢问孩子“快乐吗”“开心吗”之类的,如果这个孩子从小父母就对他进行了健康的情绪方面的引导与管理,那么这个孩子对这类问题是能回答的。但如果 没进这方面内容的引导,那么孩子回答什么都是“随机”的。

  所以,父母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状况,可有两个最直接的方法:一是观察孩子的情绪,因为情绪是最外显的,孩子也善于用,不会伪装;其次是和孩子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了解,比如角色扮演游戏、讲故事等来了解。最终再去和老师沟通来解决。

  3、哭的孩子和不哭的孩子,在班里是一起玩好呢,还是分开玩好呢?

  当然是一起玩好。上面我也说了孩子思考问题是“情境性”的,会受到周围情境的影响,所以和不哭闹的小朋友玩,能让孩子观察到好的行为是什么,何种行为能得到群体和老师的肯定。如果分开,虽然从老师方面而言似乎方便了些但对孩子群体意识和行为的形成会有影响作用。

  当然,如果孩子哭闹的厉害,可以暂时带离群体场合,进行安抚后再回来。如果孩子不愿意,可以让孩子在离群体不远的地方远观,等到他情绪稍有平复、自己愿意时再鼓励他行动。

【正确对待孩子的“哭”】

  1、情感依赖型

  抚养人离开或者想让妈妈抱时,这种哭声先洪亮再逐渐减弱,在这个时候把宝宝抱起来,宝宝的情绪就会很稳定,精神也会很愉快。在此时如果不理睬宝宝的感情需求的话不利于宝宝身心的发展。

  2、饥饿型

  宝宝一般会有主动寻找乳头或吸吮的动作,当得到满足以后哭声就会减低或者停止哭闹。

  3、不舒服型

  主要指宝宝因为热冷、穿着的衣物、尿布、虫咬等环境所致的不舒服感觉,这时需要给宝宝全面查看一下,当原因找到并解除,宝宝的哭闹必然就会停止。

  4、维生素D缺乏

  早期宝宝容易出现哭闹,易激惹,易醒,不易安抚,且伴有夜间盗汗表现。

【婴儿哭久了有什么影响】

  1.引起呕吐

  宝宝哭闹厉害或者哭闹时间长的话,会引起呕吐或者吐奶的情况。甚至会因为呛奶导致咽喉堵塞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

  小贴士:

  家长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找出宝宝哭闹的原因,安抚好宝宝。

  2.影响休息

  宝宝哭闹特别是晚上哭闹的时候,不仅影响宝宝自己的休息还会影响家长的休息,不利于成长发育。

  小贴士:

  宝宝哭闹的时候,尤其是夜间哭闹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能对着宝宝发脾气,要耐心安抚,妈妈可以把宝宝抱起来,轻轻拍抚宝宝。

  3.损害嗓子

  宝宝哭闹时间长,哭闹声音细会损伤嗓子,甚至出现咽喉炎。

  小贴士:

  这时候,家长在安抚宝宝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喝点温开水,如果宝宝依然哭闹,家长在喂水的时候要预防呛咳。

【宝宝为什么爱哭闹】

  喂养不当

  宝宝哭闹不止时,应考虑饥、渴、过饱等几类情况。要吃奶是孩子哭闹最常见的原因,除了哭还可见他有找奶动作和吸吮动作。用手指碰碰他的嘴,哭声会立刻止住。吃一会儿奶后,孩子就会心满意足地睡了。

  有的妈妈只要听到孩子哭,抱起就喂奶,这种处理过于简单了。你应计算一下距上次喂奶过了多少时间,如果不到一小时,孩子一般不会是因饿而哭。对于人工喂养的孩子,更多应想到孩子可能是渴了,此时喂点儿水效果就会很好。

  照顾不周

  婴幼儿娇嫩,必须精心护理,稍有不适就会用哭来表示抗议。室温冷暖,包裹厚薄,光线强弱,环境嘈杂,尿布湿后未及时更换,孩子困了想睡觉,甚至就是想要你抱抱他都有可能成为哭的理由。妈妈应读懂孩子的哭声,分析他哭的原因,一般用心的妈妈两周左右就掌握得很好了。

  活动不足

  新生儿除了吃和睡也要有一定的活动来散发能量。整天捆绑着的孩子,因无法运动也会哭。每日给孩子做抚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心理不安

  母亲的焦虑是会传递给新生儿的。这样的孩子紧张、爱哭、神经质,所以母亲保持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这还需要全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病理原因

  当婴儿哭闹时,首先要判断他是否生病了。如果因有病而哭闹,你不难发现孩子还伴随着其他症状和体征,如:精神不佳表现嗜睡或烦躁,不爱吃奶,甚至拒乳,体温不升或发热,哭声痛苦或伴随尖叫、呼吸困难、呕吐或腹胀等等。其次,检查一下全身状况,看看脐部是否发炎,臀部是否有尿布疹,身上是否有小脓包,四肢运动是否异常等。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上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22231.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