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婴幼儿咳嗽的治疗办法是什么?_引起咳嗽的原因

导读:秋天来了,秋燥也来了,一些小孩子因为喝水不足,可能就会导致咳嗽的出现。但是小孩子经常吃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非常的不利的,所以不要再孩子一有不舒服的症状,就让孩子吃药,有时候

秋天来了,秋燥也来了,一些小孩子因为喝水不足,可能就会导致咳嗽的出现。但是小孩子经常吃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非常的不利的,所以不要再孩子一有不舒服的症状,就让孩子吃药,有时候通过一些食疗的办法,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那么,婴幼儿如果出现了咳嗽,有什么食疗方子呢?

【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1、萝卜葱白汤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锅里放三碗水,将下入切好的萝卜,煮熟后,将葱白、姜下锅,煮成一碗汤,带渣一次服。

  功效:适用于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锅中加三碗水,加入红糖,鲜姜,红枣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

  功效: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芫荽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功效:适用于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婴幼儿咳嗽的治疗办法是什么?】

  1.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2.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孩子吃温热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孩子都愿意吃。4

  3.麻油姜末炒鸡蛋

  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孩子风寒咳嗽及体虚咳嗽时,每晚让孩子在临睡前趁热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引起咳嗽的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

  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小儿患上感冒时,一般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2、支气管炎

  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发病较急,初期多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

  3、肺炎

  2岁以内的小儿大多是支气管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引起。一般会有干咳,还会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现象。除了新生儿外,通常会发烧到39℃。

  4、急性喉炎

  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也会引起喉部感染。急性喉炎除了干咳和喉部疼痛外,最典型的症状是声音嘶哑,甚至发不出声音来。在吸入空气时发出像犬样的咳嗽声,严重时发生喉喘鸣。

【咳嗽不可忽视的日常护理】

  1、休息与保暖患儿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卧床时头胸部稍提高,使呼吸通畅。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对流风。

  2、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3、保持口腔清洁由于患儿发热、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剧烈时可引起呕吐,故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增进食欲,促进毒素的排泄。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餐后、睡前漱洗口腔。

  4、发热护理热度不高不需特殊处理,高热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发生惊厥。

  5、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及能否有效地咳出痰液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若痰液粘稠可适当提高病室湿度,室内温度宜维持在60%左右,以湿化空气,稀释分泌物,也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对于咳嗽无力的患儿,宜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促进炎症消散;如果分泌物多,影响呼吸时,要用吸引器,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咳喘症状者可给予氧气吸入。

  6、健康教育加强营养,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不要让小孩到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不同的咳嗽声音代表什么问题】

  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一般为风寒咳嗽。中成药方面可用通宣理肺丸、橘红丸等。食疗方面,可以服用紫苏粥、葱白粥等,但不要吃苦瓜等偏凉的食物。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咽痛、痰黏稠或稠黄不易咳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舌苔薄黄等,为风热咳嗽。中成药方面可用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等。食疗可以吃些鲜藕汁、梨汁。

  喉痒干咳,咽喉干痛,后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多为风燥咳嗽。中成药可服用枇杷膏等。食补可以服用银耳粥、百合粳米粥。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痰出则憋减咳轻,常伴脘闷、食少、腹胀,一般为痰湿蕴肺。中成药方面选用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食补可以多吃萝卜、薏仁粥等。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面赤,舌质红,多为痰热咳嗽。中成药可用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等。食补宜用秋梨白藕汁、芦根粥等。

  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口干,舌质红,多为阴虚咳嗽。可服用养阴清肺丸等中成药。饮食则着重滋阴,可服用百合粳米粥、黄芩生地粥等。

本文链接: http://www.clcf.cn/bk/19664.html
本文内容知识部分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